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因为爱,所以快乐着——福州市先进女职工工作者姚春红

 二维码 428
发表时间:2016-06-12 09:42

   她经常提醒自己:生活是美丽的,工作是美丽的。藉由工作表达自己,满足人生,并赢得幸福,这是每个人都想追求的。那么,要想达到这种每个人渴望的境界,我们需要付出什么?只需要一点爱,因为爱,所以爱;因为爱,所以执著;因为爱,所以不知疲惫。她也是如此做的,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小事,构筑平凡的快乐人生。

爱,在对工作目标的执著追求中
   有一份为自己所钟情的,又能发挥个人能力,充满竞争的工作,是很多人孜孜以求的。而魏书生老师说:“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教育对象是人,是学生,是有思想、有语言、有感情的学生。教师劳动的收获,既有自己感觉到的成功的快乐,更有学生感觉到的成功的快乐,于是教师收获是双倍的,乃至更多于其他劳动倍数的幸福。”所以,当她听到学生一声问候,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听到学生朗朗读书声,看到学生在校园里健康、快乐地成长,她的心中充满了快乐。
   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事业的热爱。1996年她来到了省重点中学福州高级中学,有幸成为福高的一员,内心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她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认真、勤奋地工作,要对得起这所远近闻名的重点学校。因为热爱教学这门艺术,所以她倍加珍惜。凭着强烈的敬业精神和一颗火热的爱心,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家长的信赖和理解。令她欣慰的是这些年来,一直过得充实而快乐。性格不张扬的她,以教书育人作为自己崇高的职责,以认认真真的工作作风投入实际教学中,踏踏实实地工作,全身心地投身其中,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工作的快乐。她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提高教学能力,迅速成长为能够担当起循环教学的骨干教师。特别令大家难忘的是,2002年11月,她初上高三,正带领学生努力奋斗时,噩耗传来,父亲病重去世,赶回距离三百公里的家中,已经无法见到慈爱的父亲了,这是她自己心中永远的痛。但是这一年,她所教班级的学科成绩名列全市高考成绩前茅。她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进步,用自己的人格去感染每一个学生。
    在教育这块沃土上品尝成功的快乐,就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在2007至2011年,连续四年奋战在高三一线,兢兢业业,认真负责,赢得老师与同学们的尊敬与赞美。
   十五年来,她对教育事业始终进行着不懈追求和无私奉献,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学生身上。生活事业有时像是一个音节里两个和谐的音符,有时又像是一块礠石上相互排斥的两极,当生活和工作发生矛盾时,她总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
   她始终笑着,接受事业的挑战。从2002年起,她开始担任工会女工委员的工作,其实在此之前,她就一直非常热心于工会工作,她认为任命只不过更加促使她努力为大家服务。她不仅履行自己的本职,如组织开展好“三八”节的活动,关心女职工的权利等,而且,积极做好工会档案的规范管理,协助主席做好工会其它部门的工作,使我校在2004年的省总工会的“模范教工之家”复查中获得高分通过。
   如今又担任教科室副主任的职务,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务管理,做好学校教科研工作,主编《教研信息》,每年做好《福高教育研究》汇编工作,组织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市级公开观摩周、名师培青校本研修等工作,认真负责,为促进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努力着、奔忙着!
   她认为工作不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在积极努力的工作状态中更能享受工作的乐趣,体会生命的真谛。追求工作的欢乐如同追求知识的索取一样,会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物质上的回报;享受工作的欢乐如同享受健康人生一样,沐浴着阳光雨露。《自动自发》一书里,玛丽·凯撒常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是:“亨利,不工作就不可能完成任何事情,我没有什么可给你的,只有一份无价的礼物:工作的欢乐。”的确,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也就收获了工作的欢乐。
   享受工作的欢乐,是置身于忙碌的工作过程中,是沉浸在对工作目标的执著追求中。正如古罗马斯多葛派哲学家们给人类留下的哲理名言中所说: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态度。以满腔热忱投入工作是一种磨练,在磨练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工作的历练也是创造和积累财富的一个过程,创造性的工作将赋予生活更深的意义,赋予生命更新的色彩。
爱,在师生心灵的交融里
   “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身心去爱每一个学生”不管时空如何改变,无论过去、现在、将来,师爱永不过时。她坚信:只要爱心依旧,一切教育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正如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学生才会向你倾吐心里话,教育才会成功。一个对学生缺乏爱的教师,他的收获将是零。” 她认为作为一名班主任,最大的责任就是,应该让自己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快乐、自由的成长。把生命发展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教育凸显生命的灵动,使班集体成为孩子们快乐成长的精神家园。
   因为个性是创造的前提,她努力把个性多样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一种财富来加以接受,所以在她眼中没有差生,只有差异。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努力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使之实现有差异的发展。对待后进生,她总愿意多给他们一些耐心和鼓励。从不当众挖苦、指责他们。而是,让他们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让他们在完成某项活动的过程中,克服自身的不良习惯。更多地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长处的舞台,体验自身价值、树立自信心。因此,她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深入到学生内心世界中,去发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去呵护他们,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小军是班上一位个性十分张扬的学生,易怒,自私、爱撒谎。由于家庭教育和自身性格上的特点,他表现欲极强,他对自己喜欢的人热情似火,不喜欢的人,他可以恨之入骨。发脾气时他可以把家里的东西全扔掉,他心情不好时,同学是谁也不能惹他、不然一触即发。可他妈妈的观点却是:他要发脾气,我就让他摔东西等他发泄,长大就好了……就是这样一个情绪极不稳定地孩子,每天要花去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犯了错误,可以找一大堆理由来辩解,还要在老师批评之前先让他说。可以说近两年来,她都要想尽一切办法来帮助、教育他,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她发现小军有两大致命的弱点,一是怕受冷落,而是怕没有朋友。他最大的优点是集体荣誉感强,极强的表现欲,朗诵有感情。因此专门为他制定了转化的计划,专门购买调整学生心理的书给他阅读,调整他的情绪。以他的个性,班上的同学都不想和他交朋友。她给同学做工作,尽量和他交朋友。她用班级的力量感化他,朋友的力量感化他。和他交朋友促膝谈心,几乎是每天的事。渐渐的他转变了……
   她常想,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教师要用从容等待的心态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不指望一次活动、一次谈话,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一个好的品质的形成,一个不良品质的矫正,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即使是一个概念,一个原理的掌握,也都很难一步到位,而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深化的过程,一个需要不断“温故知新”和“知新温故”的过程。所以,当我们用等待的心情看待学生时,我们就能对学生少一点苛责、少一点失望、少一点冷漠,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心、多一份亲切。学会分享,学会倾听,学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当然,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师生之间形成一种默契,可以说她的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学生们都能领会其中的含义。她可以自豪地说:在学生眼中,她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最亲的人,学生是也她在工作中最爱的,最牵挂的,付出最多的。所以,毕业多年以后的学生,他们仍然把她视为领路人,知心的话愿意和她倾诉,烦恼的事情乐意向她请教……
爱,在自我的积累拓展上
   教师不仅要付出爱,更要懂得如何去爱。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提高教学能力。为了加强学习,她积极地加入语文组的新课程改革与实践的浪潮中,参与全国性课题“表现论阅读”的研究小组,编撰了“观念突围”等章节。特别难忘的是那年代表高二年段语文组接受全市观摩课“网络阅读”,在时间短,任务重,而才满周岁的儿子又高烧住院的情况下,她每天坚持上完课,然后又赶往医院照顾孩子。望着孩子烧得通红的小脸,望着削瘦昏昏欲睡的孩子,头上打着的针儿,点滴一个接着一个,她的心碎了。听着儿子的哭声,泪水纷纷而下。但是在医院看护的同时,她继续坚持备课,第二天又匆匆赶回学校,精神抖擞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功夫不负有心人,公开课新颖的课型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年组老师的称赞。精心设计的教案,良好的教学效果,深受老师们的好评。她反思自己的教学,深感现在与过去的教学相比,教学观点在变化,新的教学理念在提升。在教学工作中努力使自己从知识的传递者向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转变,努力使自己的教学形成一种风格。
   通过不懈地努力,取得了一点成绩:论文《拂尘拭慧心——谈语文教学与审美素质的培养》,入选《中国语文教师优秀论文集》。 1997年论文《拼图世界与和谐》获福州市中小学德育论文评比“二等奖”。1998年、2005年福州市中学生作文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1999年,所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在福州市教育学院举办的课件展示评选活动中获奖。2000年《项链》一课教案获福州市优秀教案评比“三等奖”。2001年获得福建省第五届中学生作文竞赛指导教师奖。2003年,获得福州市教育工会优秀积极分子荣誉称号。2004年被评为福州市先进女职工工作者。2004-2010年皆被评为校先进教育工作者。至今已撰写多篇CN论文,市级新课程论文大赛荣获一等奖。主持编撰2010年《新课程学习与探究》教学辅助练习。
   从1996年到2011年可以看出她的辛勤和汗水。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它现在的水平有多高,而在于她是否能在工作中努力和不断完善。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列夫·托儿斯泰也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教师只爱事业,那他会成为一名好教师,如果教师只爱学生,那他也会是一名好教师,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才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因此,她时刻要求自己:在爱事业的基础上,更发自内心地爱学生,甘心做一片平凡的绿叶,虽平凡但无悔,虽平凡但无私。虽然平凡,我们的脊梁却支撑着祖国的未来;虽然平凡,我们的双手却托举着明天的太阳。她经常想:好幸运啊,我们与春天同行,让我们带着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走进课堂,走进春天,去播种期待,播种灵感,播种真情!


文章分类: 党员风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