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抗疫情,福高在行动(13)——音乐学科空中课堂带你品赏“阳关三叠”

 二维码 239
发表时间:2020-02-09 20:39


面对突然来袭的疫情,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不出门!

这几天,响应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各个年级相继推出空中课堂。试行了一段时间,家校沟通中,发现家长有些担心:长时间的网课,造成的身心疲惫怎么办?长时期的网课,会不会对孩子的视力造成影响?

其实,家长不必担心。对于非高考科目,学校也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音乐、美术、信息技术课程、体育课、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学科组提出指导意见,学生在家自主完成。

阳关三叠

《阳关三叠》是中国古代传统民族音乐作品中的精品,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唱。这首歌曲产生于唐代,是根据著名诗人、音乐家王维的七言律诗《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的。因为诗中有渭城阳关等地名,所以,又名《渭城曲》、《阳关曲》。

    

大约到了宋代,《阳关三叠》的曲谱便已失传了。所见的古琴曲《阳关三叠》则是一首琴歌改编而成。最早载有《阳关三叠》琴歌的是明代弘治四年(1491)刊印的《浙音释字琴谱》,而流行的曲谱原载于明代《发明琴谱》(1530),后经改编载录于清代张鹤所编的《琴学入门》(1876)新中国成立后,王震亚将其改编为混声合唱

《阳关三叠》第一叠上阙的谱例

    

全曲共分三大段,用一个基本曲调将原诗反复咏唱三遍,故称"三叠"每叠又分上下阙上阙均为《送元二使安西》的词,下阙为新增歌词,每叠不尽相同,带有副歌的性质,分别渲染了"宜自珍"的惜别之情、"泪沾巾"的忧伤情感和"尺素申"的期待情绪。旋律以五声商调式为基础,音调纯朴而富于激情,在后段行,等处的八度大跳及"历苦辛"等处的连续反复呈述,情意真切,表达了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无限留恋的诚挚情感。歌曲结尾处渐慢、渐弱,抒发了一种感叹的情绪。

请同学们选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作为歌词,进行音乐创作,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古诗词歌曲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