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4日,我校德育处组织开展新一期“家长学校”活动。活动邀请我校校友、福建医科大学社会工作系系主任、硕士生导师郑立羽教授以“运用心理学技巧与青春期孩子‘心’沟通”为主题,与家长们分享和善而坚定的沟通技巧。此次活动旨在贯彻全市教育系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凝聚家校合作的强大合力,为学生心理防护保驾护航。
重识青春期孩子
“您真的了解青春期的孩子吗?”活动开始,郑教授抛出的这个问题马上引发家长们的强烈关注。她从青春期的生理和思维发展的角度带领家长们认识青春期的行为特征,了解青春期的家庭关系,让家长们洞悉青春期情绪背后的心理特点。
如何给孩子情绪支持?
郑教授通过生动的互动交流,直观地让家长们检视了自身的沟通模式。她结合家长们普遍面临的问题,分析了向孩子“传递爱”这一过程中的种种误区。
就“如何给孩子正确的情绪支持”这个话题,她向家长们支招,分享了“包容”“尊重”“亲近”“支持”这四大法宝,让家长能够与孩子联结情感,正确传递温柔而坚定的爱。
如何与孩子讨论问题?
“孩子听您的话吗?”郑教授表示,有效沟通不取决于家长说了多少,而在于孩子听进去了多少。
她说,重大问题的沟通应该基于平时小事沟通积累的信任。作为家长,要学会与孩子有效地讨论问题,就要懂得倾听,尝试着与孩子共同面对事情,用坚定与鼓励给予其行动的回应。
本次讲座
引发了家长的强烈共鸣
一起来看看家长们的心得体会吧!
高三(7)班鲍一凡爸爸:
郑教授从青春期孩子心理特点讲起,分析了各类交流障碍。讲到如何消除孩子与家长双方焦虑问题,实现与孩子良好沟通,不仅有理论,还有具体可操作的技巧,对我们处理好亲子关系有很大启发。
高二(6)班潘楚玥妈妈:
郑教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联系自身案例向家长们介绍了家长和青春期孩子相处的各种理论和实践的知识。讲座指导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放平了家长和青春期孩子的位置,强调亲子间要讲究尊重与理解、要学会换位思考,这让我受益匪浅。
高二(9)班王思越妈妈:
感谢郑教授百忙之中给家长们带来2个小时的精彩讲座,我今天受益良多。比如,家长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理解青春期孩子的特性。这个阶段的家长一定要少言、慎言、多听、多看,给予孩子实质性的帮助,采用温柔且坚定的教育方式。
高一(1)班林昊威爸爸:
郑教授的讲座让我醍醐灌顶。讲座的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庆幸今天倾听了郑教授的“心”沟通!也感谢学校组织了这么好的一场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