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课题成果】省规办《指向批判性思维养成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行动研究》课题结题

 二维码 105
发表时间:2021-09-07 11:29

我校英语组廖成銮老师主持的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专项课题《指向批判性思维养成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行动研究》(Fjjgzx19-026)通过专家组的评定,于2021831日顺利结题,结题证书编号: 2021(专项)-078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了包含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在以主题意义为引领的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可以促进引导学生建构多元文化视角,帮助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学生未来参与中外人文交流与合作的胜任力,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时代新人。

课题《指向批判性思维养成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行动研究》历时两年,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获得较为广泛的影响。一是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各类各级竞赛,取得较好的成绩,获得部级、省级、市级教育教学成果奖,激起了英语教育教学活动的热情,带动了其他教师的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和教学实践;二是课题组成员积极开设各类各级示范课、公开课或讲座,设计了许多优秀的课例,为今后的批判性思维课题的继续开展提供较好的借鉴;三是课题组成员深入研究,总结教育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经验,撰写和发表了六篇CN论文,尤其是廖成銮老师论文《在隐喻语篇分析中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发表于北大中文核心《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CN 31-1122/G42020年第12期(总第372期)。

课题在教学实践的各个角度、各个层面获得丰硕的成果,具有较大指导与辐射作用,特别是在基础教阶段通过教学行动与实践,能较好地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4515e74eb1d0976ee0929a5c2e6cb2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