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成果】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历史专项课题结题 二维码
87
发表时间:2019-09-03 16:34 我校在教科研层面再传喜讯,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跨文化视野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的策略研究》课题通过审核,顺利结题,2019年8月获得结题证书,证书编号2019(专项)-100。 课题是响应教育部提出的“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要求,选取历史学科五个核心素养的其中一个——“家国情怀”的培养,来研究如何在跨文化视野下使家国情怀的培养真正地落实教育一线,融入课程体系中。 本课题以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为基点,以历史学科内容的“跨文化角度”来探究历史学科核心能力“家国情怀”的培养为研究内容,以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为研究手段,从内容和手段上均体现了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课题从跨文化视野下家国情怀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中的研究、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研究、在高中历史校本教材的应用研究以及基于“同课异构”的跨文化视野下家国情怀教育与传统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比较研究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本课题作为中学一线历史教师开展的基于实践的教学研究,将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和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践密切联系起来,形成贴近中学历史教学实际且行之有效的家国情怀教育对策,在“行动-观察-反思”的循环环节中,实现螺旋式上升的认识,最终形成若干对历史教学有指导意义的教与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本课题2017年立项,依托福建省历史名师工作室和福州市历史名师工作室,开展多场次的交流与研讨活动,保证了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课题组各成员结合日常的一线教学工作,对课题的性目标开展实践研究。经过2年的思考与行动,基本完成预期的研究计划,取得了一系列可见性的成果。本课题的主持人,黄黄峥老师在CN刊物《文理导航》发表《从2018年高考全国一卷文综历史卷的特点谈高三复习备考策略》的论文等论文,近两年的课题研究过程中,开设了5次的市级以上公开课或者讲座,这一系列的讲座和视导教学交流进一步传播了课题的理念和实践的成果,其他成员也分别利用不同的平台,开展专题讲座,传播本课题的理念与成果。2017年12月林文锋老师开设市级公开课《追寻生命的起源》,从进化论的影响等方面突出近代中国思想界的进一步觉醒,渗透家国情怀教育;2018年9月林文锋老师的人民版高中历史高二历史微课《从士的演变看百家争鸣》获得获福建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第二批)省级优秀应用成果奖;2018年1月黄俊伟老师在连江文笔中学教学视导并开设《晚清西学东渐》公开课;2018年1月为福建省普通高中高级职称教师专项培训(历史秋季1班)开设了《核心素养下的高三课堂实践——甲午战争》公开示范课;2018年11月在福建省历史名师工作室送培活动中为龙岩市长汀县高中历史教师开设《罗斯福新政》公开课;2018年12月开设市级公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教学内容与家国情怀教育密切相关,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同时根据该课程制作的《顺乎世界之潮流》课件获得了第二批福建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优秀成果奖。课题组成员基于研究,进行论文撰写,成果丰硕,共发表CN论文四篇,并利用各级平台开设专题讲座和视导教学交流,传播和推广课题研究的理念和成果。此外,课题组成员依托骆志煌省名师工作室平台共同参与《中国古代文化史读本》课程建设,并被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评为精品校本课程。 课题成员在高中教学中逐步实践、归纳、总结、提升,以实践促研究、以理论引教学,教研合一,提升了历史团队成员的教学高度、研究广度和深度,进而发挥团队在福州市的辐射作用,社会效益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