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科技,放飞梦想——福州高级中学“志远课程”系列实践活动 二维码
231
发表时间:2022-06-06 10:55 2022年6月5日上午,福建省科技馆二楼开展了一场“与科学家面对面共话绿色未来”活动,邀请“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中核集团福清核电副总工程师薛峻峰与高级操纵员胡彪三位专家就“华龙一号”核电站成功运营进行报告与分享。在教务处黄俊伟老师的组织下,高一陈晓儿段长、高一(1)班班主任陈晓珊老师,高一(13)班班主任郑睫老师带领福州高级中学部分同学来到现场,同时科技馆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连线多位同学、多所学校以及相关机构,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活动首先是邢继总设计师以《华龙一号技术创新与持续发展》为题进行主题报告,为大家介绍“华龙一号”的自主创新技术、多重安全保障及其建成意义。邢总设计师特别强调“华龙一号”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它的成功商运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祖国的自豪。在回答同学们的问题时,邢总设计师建议大家在学习生活与科研活动中做到“坚持”二字,如此方能成功。 接着是薛峻峰副总工程师的发言:《带你畅游核能世界》。薛副工程师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大家解释了核能的由来与核电站运行的简单原理,以太阳为例告诉大家:核能事实上一直在我们身旁。他通过中国核电的发展史让大家认识到“华龙一号”的来之不易,以及我们取得的成就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胡彪先生则通过《核电“黄金人”的成长之路》让大家了解了成为一名核能工作者的艰难。他们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技术与优秀的综合素质,经过重重选拔与考核才能踏上工作岗位,工作中更是容不得一丝马虎差错,还要随时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 学习完三场报告,大家收获颇丰,在互动答题环节中表现优异,答对了全部题目,展现了学习活动的出色效果。 稍作调整后,进行“共话绿色未来”科学沙龙环节。薛峻峰与胡彪两位专家邀请三名学生代表走上讲台近距离交流,回答学生与线上的科研同仁们提出的问题。对于青少年们对科研活动的向往,薛副工程师表示,大家应当努力获取知识,提高思维广度;胡彪先生则在回答“科研工作中如何面对困难”时,勉励大家坚持不懈,回报祖国。 最后,两位专家在给青少年们的寄语中说,希望各位青年热爱学习,热爱运动,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坚持理想,在未来为国争光。 核能是新时代绿色清洁能源,对我国各方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活动为青少年提供接触了解科研工作的宝贵机会,给予青年努力拼搏的动力。 (供稿:高一13班谢晖) 【学生感悟】 “强国有我,核你一起” 高一1班 郑艳晴 2022年6月5日是第五十一个世界环境保护日,它表达了世界人民对环境的美好向往与追求。而在这特殊的一天,我幸而参与了这次以节能减排,“双进”服务“双减”为主题的科普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华龙一号的总设计师邢继先生向我们简单的介绍了华龙一号建设的进程。有副值长胡彪先生向我们叙述了核电“黄金人”的由来与经历。 而其中,最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薛峻峰先生的演讲,他提到曾经中国在核电方面并不先进,要发展只能使用别国的技术。而华龙一号作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机型,无疑是中国核电创新发展的重大标志性成果,是中国核电技术走出国门的重要前提。在看到薛先生说到中国有了自己的核电机型,并解释“华龙”代表着“中华蛟龙”,是中国核电机型的“国家名片”时,我的内心不免一阵澎湃,久久不能平静。因为这代表着,我们中国有了自己的核电支柱,有了不怕被别人扼住脖颈的底气。我们的国家在不断的进步,未来也不会止步。 在邢继先生科普之时,我看到了一段话。“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这不由得让我颇有感触。对于我们学生,学习便是我们的事业,在这一阶段,学习是至上的必行之径,担责是坚守的行为准则,严谨是绝对的成功前提,上进是不竭的进步动力。坚持,才能成就不负韶华的未来。尽心,才能造就不悔的自我。 我满心希望,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也可以担任那样的角色。敬仰过去的中华能人,努力为如今的中国作出贡献,向未来成为国之栋梁的青少年提供希望的道路。而在此之前,我将以此为目标,比先前更加认真,仔细,努力的行这不止的学习道路,不负青春,不负国家。
工匠精神 铸就非凡 高一1班 肖吉丰 2022年6月5日,在福建省科技馆内开展了“减碳减排分主题活动”,在这次科普活动中,有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和华龙一号的工程们来为我们介绍华龙一号和关于核能的知识,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一位核电站“黄金人”胡彪老师的演讲,什么是“黄金人”?面对我们的疑问,胡彪老师解释道,核电站操作员,常被称为“黄金人”,意思是培养一个合格操作人所花的费用,大约相当于一般人体重的黄金重量。不仅是费用高,学习过程也极为困难,每一次考试要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正确率,才能合格,而这样的考试有上百次,可见难度之大,胡彪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核裂变反应原理,是由重的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质量较小的原子的一种核反应形式,能释放大量热量,用于发电,胡彪老师还为我们展示了华龙一号所运用的先进技术。例如采用能动+非能动的安全设计以及为防止放射性物质扩散而采用四道屏障设计等。令人不由得对华龙一号产生浓厚兴趣。 在演讲完毕后,进入了“与科学家面对面,共话绿色未来”的活动。几位从事于核能工作的科学家来解答我们的困惑。告诉了我们建立核电站所遇到的困难以及未来中国核能将如何发展的问题。在这次活动最后,科学家们语重心长的告诫我们,学生的学习就和他们建造核电站一样,要面对无数艰难险阻,只有怀着认真细致,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努力,才能取得成功,考上好的大学,并在将来为祖国的核能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这些话我耳听心受,在我心里种下了一颗为祖国建设核能的种子。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会在学习核能时想到这次演讲,想到这些令人振奋的话语,正式他们对核能的热爱激励着我不断学习,坚持不懈。
奋斗不止 追求卓越 高一1班 林叶鑫 与世界环境日同日,关于“华龙一号”的科普活动也与这一天开始。核工业作为高科技战略产业,建设核工业的劳动者们从“两弹一星”精神走到核工业精神,核电站从秦山迈步到卡拉奇,走向世界,从双层安全壳、能动非能动安全设施、抗商用大飞机撞击的先进设计,到68.7个月打破“建设第三代核设施必拖”的神话……这一切的一切都无不让我们感到震撼和自豪。 我们也从这次科普得知,在这些令人惊叹的成就背后,也充满了挫折与艰辛。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英美苏等国的核讹诈,到同世纪八九十年代英法在资助建造大亚湾核电站时的强迫购买,从2011年福岛核电站事故给“华龙一号”的设计带来的巨大挫折,到至今还有的因为自主生产能力不足导致某些西方国家出售同位素药物时囤积居奇……这些又无一不阻碍而又鞭策科研工作者们为研究出拥有自主产权的技术。他们坚持,他们奋斗,他们成功。 除了这些较为严肃的话题,我们也收获了一些知识。比如,所有人其实都看到过核爆炸,太阳的光就是由核聚变引起的爆炸产生的;核工业不仅仅是发电站,还有同位素食品检测、同位素安保等;日常的学习也可以像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知识一样“由点及面”…… 总之,这次讲座,我们收获颇丰,不仅仅是了解到关于核工业的知识,更是坚定了我们将个人命运与国家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联系从而奋斗的决心,战斗仍将继续,我们仍将会在这次讲座不久后的学习中像核工业的工作者们一样,不懈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