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30日上午,2023-2024学年科学教育工作会议在第三会议室召开。我校党委骆志煌书记、陈霞校长、教务处张鸿主任、欧平副主任、陈瑜副主任以及各科教研组长和骨干老师共26人参加会议。
会上,骆志煌书记、陈霞校长分别作了重要发言。骆志煌书记表示学校在“传统名校的文化传承和社会责任的教育”办学特色统领下,逐渐形成 “人文特色,科创领先,体艺协同”的多元融合发展格局,在科学学科教学和科技创新教育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学校重视科学教育过程中的价值引领,以“培养有文化气质和社会责任的福高人”为育人目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育才。他表示,科学教育要注重学科间融合,把握未来社会发展方向,在科学教育中不断回应党和国家提出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为学生的多元发展和专长培养打好基础教育的文化底色。
陈霞校长就我校申报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的情况向与会老师作了解读。她指出,要做好当前“双减”背景下科学教育的“加法”,发展学校“科创领先”的格局。学校将打造“人工智能+微科创”的特色,实施跨学段科学实践教育;通过建设创新实验室,打造跨学科研究教育场;通过融入社会大资源,完善科技创新教育“1+N”方案。在下一阶段的校本课程中,将以实践活动为中心开展科创领先的系列课程。
接着,教务处张鸿主任对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开发进行了部署。她要求各学科要结合学科特点渗透科学教育,加强学科间的课程融合延伸,进一步拓展优化“志远”校本课程体系。欧平副主任也就科学教育中的开展实践活动及各项科学类赛事进行介绍,希望学科关注知识的拓展与运用,联系生活、联系科技,兼顾“教、学、做”三合一。数学组汤钧老师就近期参加的福州市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工作培训现场交流了心得体会。
本次会议进一步明晰了我校科学教育的工作思路,接下来,我校将多维度探索科学教育跨学段全方位多元化发展的实践路径,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