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福州高级中学承办2024年福建省基础教育高中生物学科专题教研活动

416
发表时间:2024-03-30 11:54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和《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为促进我省基础教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主办、福州教育研究院和福州高级中学共同承办,“2024年福建省基础教育高中生物学科专题教研活动”于2024年3月29日在福州高级中学顺利举行。

3月29日上午,福建省普教室生物教研员余鸿婷老师主持开幕式,我校陈霞校长代表学校对参会嘉宾及与会的各地市教师表示热烈欢迎,预祝本次教研活动圆满完成。

随后,由福建师大附中的丁于老师、莆田市教师进修校的卓飞龙老师、福州市教育研究院的郑琳老师分别为与会的老师带来三场精彩的讲座。丁于老师开设的讲座是《“备-教-学-评”一体化下的校本作业设计》,丁老师首先从国家政策层面对校本作业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阐述,并从“目标导向,整体规划”“以生为本,科学设计”“及时评价,动态调整”“基于备课,协作配合”等四个方面对具体如何设计校本作业为大家进行了详细剖析。卓飞龙老师的讲座《基于发展科学思维的生物教学实践研究》从论证式教学、量化建模、创设情境等角度阐述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科学思维的训练,为一线老师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建议。郑琳老师的讲座题为《高中生物项目化学习的探索和实践》,郑老师以十年探索和实践项目化学习的经历,分析其在应对课时紧张、减轻备课负担、打破学习方式、适应高考改革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并介绍了项目的开发途径,如做中学、研中学、探中学、玩中学等,全程充满了干货满满的实践案例分享。三位老师毫无保留的经验分享,让与会老师收获丰富,使得大家对践行新教材、新课程有了更加明确的策略引领。

下午的教研活动展示项目化学习观摩课。首先,由福州高级中学的池萍老师展示《发酵工程的应用--小小微藻变“碳”为“油”》一课。池萍老师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步一体化的教学方式,通过课前的学生实验收集数据,探究小球藻适宜的培养条件和生长曲线,在课中引导学生从实验室培养到工厂化的大规模培养,从科学技术到工业生产的应用,到课后设计发酵罐,通过工程设计尝试解决综合性问题,让思维可视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

第二节,福州一中张冠云老师带来了《DNA片段的扩增及电泳鉴定》一课。张老师引导学生初步判断微藻的类型,引导学生提出实验思路,从分子生物学层面进行验证。课堂上通过学生动手实践PCR和DNA电泳实验,将技术应用于生活。张老师亲切自然,温柔大方,循循善诱,特别关注学生最近发展区,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最后由省普教室的余鸿婷老师主持评课环节。来自不同地区的老师们纷纷对两节课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大家围绕这项目化学习的课堂进行深度探讨,并强调了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的培养,以及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两位老师通过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思维可视化,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来自厦大附中的黄老师指出项目化学习具有迷人的魅力,从创设生活的情境,结合教材的知识体系,有序开展一系列的科学探究,贯彻了核心素养的理念。以问题驱动科学思维,以实践开展科学探究,以应用联系社会责任。

来自惠安市教师进修校的田老师认为这两节课以情境开话题,问题做导向,学生为中心,由问题主线连接知识线、素养线。在教学过程中,寻找真实情境,设计核心任务建构核心知识,设置有梯度、有深度、有逻辑、有价值的问题也是深度学习的体现。

最后,福州林松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福州高级中学正高级教师林松老师总结,项目式学习的开展需要依赖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构想,实验开展的背后凝聚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落实核心素养,需要教师的不断钻研和探索。

聚焦课堂教学,打造大智慧课堂。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参会教师的思想在碰撞中升华,对于新课程、新教材下落实核心素养有了较为具体、清晰的认识与更深层的思考。至此,2024年福建省基础教育高中生物学科专题教研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本次教研活动,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学习共享、交流提升的平台,参会教师纷纷对此次的参训机会表示感谢,同时大家相信在每一位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福建省的基础教育事业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福州高级中学作为福州市生物学科基地校,始终重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多次承办各级各类学科会和教研活动,积极开展交流协作,重视“请进来、走出去”,注重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并将持续扎实推进课程改革理念落地。